第(3/3)页 比起作坊,他更加对麦种的事重视许多。 他每天除了审案子,就是去作坊,其余时间就在麦地边上溜达。 看着沉甸甸的麦穗,他作梦都在咧着嘴笑。 就冲这个,他觉得亩产量也低不了。 不但他去麦地看,好多人都远远望着,这是涉县百姓的希望。 为此,他有两个月没回家了,乔麦也没过去看过,若是有事,他早就回来找自己了,所以她也不担心那边。 六月底,试验田终于可以收了,袁家起亲自在地边盯着,官差亲自下地收割。 先收了一亩地,当场脱粒,当场秤量,虽然麦子还没干透,但是也差不了多少,他亲自监督这一秤,然后报给了围观的百姓。 “新型麦种,九百六十五斤,亩产量,” “天哪儿,竟然这么高” 袁家起怕一次不准,又派人收了一块亩,结果秤出来大相径庭。 百姓欢呼起来,“大人,我们能跟着种吗?” “当然可以,以后咱们涉县,一年也可以种两季粮食,开春种上一季,到了七月种上一季,新型麦种三个半月成熟,不用种冬小麦咱们的粮食也够了” “哎呦,那可是太好了,” “你们要想麦子高产,就要会养地,不能只浇肥,回头我把养地的书每个村子发一本,你们一定要学,学会了麦子不但不长虫,还高产” 百姓们哗拉一下全都跪在地上,“谢大人,谢大人,您可是好官,清官呀” “嗯,想种新型麦种的,可以拿着户籍,过些天衙门出告示后,每家到衙门领二十斤,多了没有,过期不候啊。” “嗳,嗳!” 他们激动的不行,纷纷擦着眼泪走了,袁家起让人把这五十亩试验田的麦子收割干净。 接着让人养了十天的地,又种上了一批麦种。 剩下的全都当种子封存在衙门,这可不是公产,这是他个人的私产,他把这次收获详细的写了奏折,然后快马送到了王知府那边。 王宗盛看过之后,又派亲信快马加鞭的送往京城。 /107/107115/29216474.html 第(3/3)页